工程院党总支集中收看二十大开幕会
研究生党支部集中收看开幕会
10月16日,海洋二所组织全所干部职工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各党支部纷纷以多种形式组织党员收听收看,鼓励出差、出海在外的党员因地制宜收听收看。其中,工程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集中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研究生教育中心组织21级与22级研究生支部的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收看,让青年一代积极参与盛会。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全所党员职工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大会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凝聚人心、催人奋进,要深入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中进一步汲取思想和行动力量,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履行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海洋科技成果,为建设海洋强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职工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丁巍伟(海底实验室副主任,海底实验室党总支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现今中国海洋科学得以长足发展,不仅需要包括“蛟龙号”、“雪龙2”号等在内的国之重器,更为关键是需要有能驾驭这些“国之重器”的人才,先进的仪器设备只有在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手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因此我们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真正实现创新引领的科技新飞跃。
冯旭文(开发处处长,职能三党支部委员):
海洋科技攻关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艰难险阻,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党的领导作为坚强的后盾!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各项要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陆海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为海洋自然资源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白雁(卫动实验室党总支书记):
从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到访二所及实验室至今已近20年,我们已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我国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今后,我们也将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做好科技工作者和海洋人应该做的事情,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于培松(生态实验室党支部委员):
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召唤下,我深深感到必须围绕新时代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在海洋科技领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书写新篇章。
段杰翔(海岛中心职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报告深刻回答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根本问题,也向广大青年发出了“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号召,我们青年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许雪峰(民盟海洋二所支部主委、工程院职工):
作为民盟盟员,同时也是海洋科研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要牢牢把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打造国家海洋科技力量、自主培养海洋领域创新人才、建设高质量海洋研究所,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金初晴(船管技术党支部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好业绩,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孙曦(2022级研究生):
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我深受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鼓舞。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生涯中,我决心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诚信科研,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修养,努力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坚实的新青年,成为新时代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