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完成三澳核电二期周边无居民海岛生态本底调查

作者:
访问次数:3936

本底调查评审会1 - 副本.JPG

       近日,我所海岛中心海岛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团队承担的浙江三澳核电厂二期工程海岛生态本底调查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成为该工程海域使用论证的重要支撑。

       做好海岛生态本底调查是海岛保护与利用的前提,海岛生态本底调查涉及专业多,具有系统综合性和极度复杂性。我所科技人员参考相关技术导则,利用无人机、RTK、红外相机等专业设备,对三澳核电周边的顶草峙岛、机星尾岛、静安屿等22个无居民海岛开展了海岛位置、类型、岛陆地形、岸线、土壤、植被、陆生动物、潮间带地形、潮间带类型、潮间带生物等调查工作,全面掌握了三澳核电周边无居民海岛的生态本底现状。

      本次调查发现,三澳核电周边无居民海岛生物资源丰富。以顶草峙岛为例,共发现主要维管束植物有60科141种,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柃木、蔓九节,海岛特色植物滨柃、滨海珍珠菜、假还阳参等;发现野生动物14种,其中有两栖动物泽陆蛙,爬行动物铜蜓蜥,哺乳动物中国豪猪,还有白鹭、棕背伯劳等鸟类。该岛潮间带类型以岩滩为主,发现有潮间带生物40种,有大型藻类、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及其他类动物。

       我所科研人员在开展无居民海岛的本底调查基础上,分析了核电建设对无居民海岛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浙江三澳核电厂二期工程的顺利实施及厂址附近海域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利用管理决策以及后续影响评估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近年来,我所海岛中心充分发挥在海岛领域的优势,先后承担了浙江省悬山岛、铁沙屿、大芦杆屿、官山岛、弹棉岛等多个无居民海岛管理咨询项目,在海岛生态本底调查、规划和开发利用咨询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