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大海——访最年轻的首次南极科考队员
作者:
时间:2022年12月23日
访问次数:2755

       他很年轻,却已经到过了地球的最南边;他很年轻,但已经给自己树起了一座座坚实的人生里程碑……今年刚被评为“省青年百业标兵”的杨关铭,是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才27岁。他虽然年轻,但已参加过我国的首次南极考察、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零点生态调查等多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杨关铭也可算是少年得志,1979年他15岁时就考上了厦门大学海洋系,从此,他的理想的风帆就注定要在海洋上飘扬。
       1984年11月,年仅20岁的他便有幸作为最年轻的队员参加了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开始了他毕生难忘的南极之旅。
       远洋轮刚出吐噶喇海峡,就遇到了四米高的海浪,肠胃也随之翻江倒海,小杨止不住吐了整整一天。艰苦,这才刚刚开始。一路缺水,从上海到南极的航程中,仅在阿根廷洗过一次澡。到达南极后,不分昼夜地搞科学采样。他系着保险绳,托着十几公斤重的有机玻璃采水器,站在水落架上。起先只觉辛苦而已,直到有一天在船舱里看到一阵大浪把整个水落架都卷入了汪洋大海之中,才觉得乖乖,好险哪!
       在南极最受苦的是他的两只脚。他人高,脚也大,分发的南极靴却没有45码那么大的档次,只好将就着穿两双袜子,外套一双普通的雨鞋代替。零下十几度的气温里,两脚的冻疮生了破,破了生,但他还是不吭一声,咬牙坚守工作岗位。返航途中,又险些遇难。船被困在气旋里,举步维艰。面对超12级的台风,14.5米的巨浪,他硬是挺着,丝毫不露怯意。他说自己死了不足惜,最担心的是若发生意外,会丢了中国人的面子。
       杨关铭终于回到了人声鼎沸的海岸,由于他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海上浮游生物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南大洋磷虾活体培养等任务,获得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嘉奖。尚未褪尽海腥,他又一头扎进了一系列重点课题的研究中。近八年来,他先后参加了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综合调查研究、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等重点科研项目,单独或与他人合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15篇,其中有一篇还被推荐为国际海洋学会上报论文。
      “杨关铭工作踏实肯干,事业心很强。”刚进来不久的同事小王如是说。“我年龄大了,一些出海的活靠年轻人干,小杨对工作有责任感,能把好第一关,工作上很熟练严谨,令人放心。”何德华老师如是说。确实,就说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零点生态调查吧,他在这个课题中任浮游动物专题组的组长,每次出海,总是先走一步,做好准备工作,不怕琐碎,和同事们齐心协力,把按惯例五六年才能完成的课题,在一年零三个月里就收尾了。
       事实上,小杨不仅是个青年专家,而且是个青年社会活动家。虽然工作繁忙,任务很重,他还是担任着所里的团支书和杭州市青联委员等社会工作,还作了二十多场有关南极的报告。
       事先得知小杨的两个叔叔和一个姐姐在香港,这个现代气质极浓的年轻人,为何不通过这些关系向外发展呢?杨关铭回答得极坦诚:“我觉得现在所里的任务重,不全力以赴地完成,光顾着自己学外语考托福,良心上就过不去。”谁说现代中国青年心中没有国家?杨关铭就有一颗中国心。
原载1991年6月13日《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