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年度主题学术论坛拉开序幕,第一场主题论坛为“海湾生态学”,论坛在线上线下联动召开,线下由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和自然资源部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袂主持。论坛邀请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海洋二所、海洋三所等单位共12位学者发表主旨报告,研讨会线上同步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海洋咨询中心、广东科技出版社等多家单位共40余位学者的关注。
海湾是承载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最重要区域之一,“美丽中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健康的海湾生态系统。“海湾生态学”论坛作为系列主题论坛之一,聚焦于海湾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驱动机制和修复机理,旨在为海湾生态研究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为建设生态安全、系统健康、物种多样的美丽海湾凝聚学者智慧。
会上,江苏省水产所熊瑛研究员,万里学院焦海峰正高级工程师,二所江志兵研究员、宣基亮、杜萍副研究员,厦大张润副教授,浙大李莉副教授,三所韩爱琴副研究员,黄海水产所吴强副研究员,宁波大学王凯、张化俊副教授,闽江学院周孔霖副教授等学者均在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了汇报。研究区域从南到北依次包括大亚湾、三沙湾、三门湾、象山港、杭州湾、海州湾、胶州湾、桑沟湾和莱州湾等重要海湾,类型多样、各具特色。报告内容涉及海湾水文泥沙动力、生态动力过程数值模拟、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浮游生物(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生态学、典型渔业资源种群分布与变化、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机制、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理与修复技术等。
本次参会的学者们尽管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方向多样,但主题集中、交流深入、气氛热烈。论坛倡导开展多学科、长时间序列的观测,研究海湾生态系统的特征、演变与驱动机制,支撑国家与地方的实际需求,争取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陈建芳副所长听取了部分学术报告,并结合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和郑栅洁省长来二所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强调海湾生态学研究是促进海洋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重大需求,也是保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研究者研以致用,为近海生态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管控与保护修复提供科技支撑与政策参考。
生态实验室海洋生态系列论坛之“海湾生态学”主题论坛召开
访问次数:2889
内容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