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技术部公布了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个重点专项的立项清单,在“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由我所陶春辉研究员为项目负责人的“透视超慢速扩张洋脊热液循环系统”项目获得资助。
“透视超慢速扩张洋脊热液循环系统”项目由我所牵头申请,参加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一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8家国内海洋领域的顶级科研院所。项目将依托我所负责的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合同和相关运载器应用计划,从热液通道结构、岩浆活动的深部过程、拆离断层演化以及热辐射光微生物矿化效应等四个方面入手透视超慢速扩张洋脊热液循环系统,阐明热液循环机制,建立热液循环模型,为揭示硫化物成矿与富集规律提供理论支撑。该项目对完善全球洋中脊热液循环模型,为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合同区资源评价提供支撑,提升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大装备平台的应用能力。
近年来,陶春辉研究团队紧紧围绕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研究,技术负责我国在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千米的海底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的勘探与评价研究,为我国首次在世界三大洋中脊发现海底热液区,发现了国际上首个超慢速扩张脊热液活动区,并提出了控制西南印度洋脊热液分布的新机制,揭示了超慢速扩张脊硫化物矿藏前景。2016年,该团队入选浙江省部属企事业“工人先锋号”称号。此次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立项公示,展示了该团队在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研究与勘探方面具有的鲜明研究特色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我国科学家提供引领国际洋中脊研究的重大机遇,提升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大装备平台的应用能力,提高我国洋中脊研究的国际地位。
“透视超慢速扩张洋脊热液循环系统”项目由我所牵头申请,参加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一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8家国内海洋领域的顶级科研院所。项目将依托我所负责的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合同和相关运载器应用计划,从热液通道结构、岩浆活动的深部过程、拆离断层演化以及热辐射光微生物矿化效应等四个方面入手透视超慢速扩张洋脊热液循环系统,阐明热液循环机制,建立热液循环模型,为揭示硫化物成矿与富集规律提供理论支撑。该项目对完善全球洋中脊热液循环模型,为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合同区资源评价提供支撑,提升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大装备平台的应用能力。
近年来,陶春辉研究团队紧紧围绕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研究,技术负责我国在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千米的海底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的勘探与评价研究,为我国首次在世界三大洋中脊发现海底热液区,发现了国际上首个超慢速扩张脊热液活动区,并提出了控制西南印度洋脊热液分布的新机制,揭示了超慢速扩张脊硫化物矿藏前景。2016年,该团队入选浙江省部属企事业“工人先锋号”称号。此次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立项公示,展示了该团队在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研究与勘探方面具有的鲜明研究特色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我国科学家提供引领国际洋中脊研究的重大机遇,提升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大装备平台的应用能力,提高我国洋中脊研究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