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院士致辞
陈大可院士做大会主旨报告
院士、专家围绕各主题展开讨论
各主题分论坛座无虚席
10月18日-20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我所和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承办的“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大陆架与区域制度科技前沿发展”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20余位院士出席,围绕大陆架划界、深海资源开发、深海装备产业、极地探测技术等海洋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展开跨学科交流研讨。
开幕式上,中国气候变化特使刘振民,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等为大会致辞,联合国三大机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主席阿尔迪诺·德坎波斯博士、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秘书长迈克尔·洛奇博士和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副主席阿姆·扎卡里亚·哈穆达博士也通过视频发表讲话。
主旨报告环节由我所李家彪院士主持。贺克斌院士做题为“海运降碳减污系统模拟与调控”的报告,在航运脱碳减排减污方面给出了系统的考虑。张偲院士在报告中指出要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推进岛礁建设工程,促进热带海洋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工程化。林忠钦院士的报告聚焦海洋工程“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与装备试验,介绍了远海浮动岛相关成果,为未来多领域的海洋研究带来新的平台与机遇。陈大可院士对国内外极地研究的前沿与未来发展动态进行了介绍,强调了我国应继续提升极地高效到达与长期驻留能力,增强极地科技核心竞争力。翦知湣院士带来了围绕“三深”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报告,王坚院士则带来了人工智能与海洋科技的结合畅想。近70万网友通过直播平台同步观看了这场精彩的海洋科学盛宴。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6个主题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大陆架划界科技发展、深海资源开发技术、深海运载作业装备、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境演变、极地探测与保护利用、海底科学与动力过程等主题进行报告和讨论,每个主题由相关领域院士担任科学顾问并进行专题总结。全球大陆架划界形势与挑战、水陆两栖机器人关键技术、极地无人潜水器……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贡献了海洋科技前沿发展的精彩报告,进行了热烈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浩瀚无垠的蓝色海洋将世界连结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海洋的未来关乎全人类福祉。在全球化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当下,我国科学家正在持续不断开拓海洋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强国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