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牵头的“海洋自然灾害防治与环境健康增值"项目升级为“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

作者:陈小燕
访问次数:795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正式发函,祝贺我所牵头的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海洋自然灾害防治与环境健康增值(MoNITOR)”升级为大科学计划,成为我所牵头实施的第一个大科学计划,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与科学创新中的主动担当和关键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注入新动能。

MoNITOR项目由我所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王云涛研究员牵头,聚焦提升近海生态系统的韧性与自然灾害响应能力,建立服务不同国家近海生态环境的数值预报系统,促进“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形成近海生态环境预报系统,发布海洋生态要素预报产品,实现海洋环境健康增值。自2023年6月获批为“海洋十年”项目以来,MoNITOR围绕多源数据观测、模型耦合预测与生态预警服务,初步构建了具有国际可推广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预报体系,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数字孪生技术研究,集成遥感观测、Argo浮标、人工智能分析和高分辨率模型等先进手段,推动“观测—模拟—预测—服务”一体化体系建设,构建“虚拟孪生海洋”系统,实现生态环境的精细化模拟与未来情景预测,服务科学决策与风险预警,打造面向“蓝色未来”的核心科技支撑平台。

在全球合作布局方面,MoNITOR 已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非洲和邻近岛屿国家分委会、埃及国家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突尼斯国家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泰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渔业和海洋资源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气象组织等70 余个机构及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覆盖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与欧洲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分委会、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世界气象组织等。项目依托我所牵头建设的 “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环印度洋海洋科技与能力建设培训中心” 两大平台,重点面向非洲、环印及岛屿发展中国家,开展生态监测、技术培训与模型共建,构建跨区域海洋防灾减灾合作机制。

 近两年,MoNITOR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公众传播。2024年MoNITOR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联合国 “海洋十年” 大会期间主办“建立观测和预测系统服务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边会,邀请中、美、西班牙、马达加斯加、科特迪瓦等多国专家学者,围绕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的工作蓝图及多边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此外,MoNITOR注重公众参与青年能力建设,培训活动已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推动构建以中国为核心节点的海洋青年科技人才国际网络。

此次升级是对MoNITOR项目前期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中从 “参与者” 向 “引领者” 的重要跨越。未来,在“海洋十年”框架下,MoNITOR将以更高水平的科技支撑、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持续为全球生态灾害减缓与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助力实现“科学我所需,海洋共所期”的全球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