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西北冰洋近百年来环境演变
作者:sio
时间:2023年01月11日
访问次数:2482

  近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团队与法国索邦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国际环境科学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Centennial-scale variability of sea-ice cover in the Chukchi Sea since AD 1850 based on biomarker reconstru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在楚科奇海采集的沉积物柱状样,分析了其中的海冰和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探讨近150年来西北冰洋的环境演变。论文第一作者为白有成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陈建芳研究员。


图1. 楚科奇海近150年来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


图2. 西北冰洋海冰与环境演变与多种环境要素对比

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物高支链类异戊二烯(HBIs)由海冰硅藻产生,能反映海冰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北冰洋古海洋环境重建。西北冰洋是近百年来海冰消退最快的区域之一,但由于沉积环境复杂,精确测年难度高,相关研究进展较慢。本研究利用楚科奇海北部的柱状样沉积物,分析了其中IP25和HBI-II、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甲藻甾醇、菜籽甾醇和HBI-III)的分布,探讨了其近150年来的变化。海冰生物标志物的结果表明,自1850年以来,西北冰洋海冰覆盖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更多的陆源物质被海冰和洋流输运到楚科奇海,证明全球变暖导致陆地径流增强。研究认为,西北冰洋近百年来的环境演变可能与北极涛动(AO)、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涛动(AMO)等气候变化要素存在关联。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6229, 41306200, 41606052, 419410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509101, 2019YEE0120900)、海洋二所专项(JG1911)和国家留学基金委蔡元培计划等项目资助。


引用:

Youcheng Bai, Marie-Alexandrine Sicre, Jian Ren, Bassem Jalali, Vincent Klein, Hongliang Li, Long Lin, Zhongqiang Ji, Liang Su, Qingmei Zhu, Haiyan Jin, Jianfang Chen*, 2022. Centennial-scale variability of sea-ice cover in the Chukchi Sea since AD 1850 based on biomarker re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17, 044058. DOI: 10.1088/1748-9326/ac5f9.